園林景觀設計公司專注城市濕地公園,湖泊,主題公園,山體公園景觀規劃設計及施工,服務范圍:寶雞,咸陽,渭南,延安,漢中,榆林,安康,商洛
仙女湖位于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西側,分屬崩江村及羅望村。距黃姚古鎮景區3公里,距高速出口6公里;距昭平縣城約60公里,由北側327省道聯接;距賀州市區及火車站1小時車程。
仙女湖旅游開發規劃范圍約1000畝,包括湖區、灘涂、田園以及周邊村落、外圍山地。目前重點設計區域為200畝,位于湖區西側及南岸,現狀為灘涂及田園。
為了更好的適應基址的環境特點,對基址入口、道路、構筑群的布局和景觀規劃做出了精心的考慮,力求構筑物“自然生長”于環境之中。在結構布局上分為“一區、一帶、多點聯動、季節變化”。
游客中心為綜合性建筑群,其功能有: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廁所、自行車租賃處、旅游商品售賣處以及觀景休憩點。
建筑設計充分考慮了如何減少對于仙女湖自然景觀的影響,盡量在保持功能的前提下削減建筑的體量,并作通透設計,以使建筑更好地和山水相融。
在建筑造型上,采用了坡屋頂的形式,并結合通廊的運用,模糊建筑與景觀的界線,引景入室內,且多面觀景。建筑墻體的色彩貼近自然,以本地材料為主,充分體現“自然生長”的概念。
基址中的道路規劃順應地勢開辟,主要道路沿湖邊地形高勢布局,既合理對接基址內部的村道,又合理組織了建筑及景觀構筑物的排布。
道路關系清晰明了,主次分明,兼顧功能及景觀效果。沿湖布置的景觀步道,連接了規劃中的多個景觀節點,使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有機聯系,讓整個湖區形成休閑勝地,塑造立體的生態系統。
在景觀布置上充分考慮了原生性,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觀,加以修整,并結合地形布置小品、親水平臺、亭廊等人工景觀,使人工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融合,滿足休閑游覽的使用功能。
環湖風景秀麗、植被豐茂,崇山峻嶺與大面積湖面的組合,是黃姚稀缺的大型山水景觀,與黃姚古鎮的古建筑資源可以和諧互補,面向廣闊的市場開發不同的旅游產品。
濕地公園景觀設計植物的配置方法
1. 水邊植物配置
此區域為水域和陸地或沼澤地的過渡帶,水深0.3m以下。水邊植物配置講究藝術構圖,利用叢植、片植、散植的配置方式,點綴于水邊,錯落有致的倒影豐富了水面層次,野趣十足。
2. 淺水區植物配置
此區域水深0.3~0.9m,植物配置以葉形寬大的挺水和浮葉植物為主,以營造水生植物的群落景觀,但配置時要與水面大小比例、周邊景觀的視野相協調,切忌擁塞。
3. 深水區植物配置
此區域水深0.9~2.5m,植物配置時主要考慮濕地凈化污水作用和自凈能力,常采用沉水植物+部分漂浮植物的配置方式,在保證生態的同時,營造靜謐、深邃的自然氣氛。
4. 濕地公園岸線植物配置
岸線植物在水體景觀中起著引導作用,岸線的植物配置要根據濕地公園的駁岸性質進行設計。駁岸以石岸和土岸居多,呈現自然式或規則式。
規則式石岸線條生硬而枯燥,宜選取枝葉細長、柔軟的植物,借用枝葉遮擋來彌補石岸的不足之處,呈現婀娜多姿的景觀效果。
自然式石岸線條豐富,植物配置要有藏有露、虛實結合,宜選用姿態優美的植物種類點綴其中,增添景色與趣味。
自然式土岸的植物配置,應結合蜿蜒曲折的地形,有近有遠,有疏有密,有斷有續,彎彎曲曲,自然有趣。
5. 濕地公園陸生植物配置
濕地公園陸地部分包括休閑小廣場、游樂區、林蔭道、防護林帶、科普教育館以及服務設施綠化區等多種場所。因此,陸生植物景觀的設計要考慮場地需要,根據場地要突出的觀賞性或使用性或生態功能進行設計。如果需要突出觀賞性,則考慮選擇具有美麗的花朵、果實、樹干等姿態優美、色彩豐富的樹種;如果要突出使用性,則考慮選用能夠提供樹蔭的植物;如果要突出生態功能,則考慮選用枝繁葉茂、生態效益良好的植物進行配置。
6. 不同水生植物的種植水深
不同的水生植物對水深的適應性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或同種植物的不同品種對水深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水的深度是設計和施工人員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應根據現狀地形和豎向設計等深線合理布置植物品種,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